居士是什么意思?原来是佛教中的称号与身份

居士意指在佛教中出家者的慈善信仰追求者,以及算法院寺满一定时期的信徒。居士在古代中国已有相当的内容,指除官僚外的非巫师及官僚外的读书人。居士在唐代,逐渐扩大了使用范围,成为一种尾缀,以表示身份的高低贵贱。但在现代汉语中,居士通常指会禅修、学佛的信仰者。

佛家使用“居士”一词来源于《尸羅奘《南传四大部》》中的一段故事:佛陀教授戒律的第五百弟子名叫居士有傾。此时,其他弟子因居士有傾的贪心、懒惰、不尊重老师而不喜欢他,而佛陀却亲自拜访他,关照他,最终令他受到教诲成功。

在现代社会中,居士是指不出家但是具有禅修、慈善、信仰追求等方面的人,且不拘泥于宗教信仰。通常用于对参禅修行但不出家,也未拜某位师父为师的人群进行称呼。不同于出家僧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称其为“家居士”。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