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国64A型驱逐舰正式下水,这因为这款军舰具有先进的武器装备、高度自动化的人机工程系统以及信息化战斗系统,广受瞩目。但其实,在这之前,我们的“海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对首艘国产航母辽宁舰进行长时间的评测任务。而另一方面,作为近些年军工领域备受瞩目的国产先进导弹驱逐舰—德哈级已然进水,各方舆论纷纷猜测,它何去何从?
据了解,德哈级驱逐舰长的整体长度达到了160米,宽19米、排水量在4.2万吨左右。而其作为国内著名的水面舰艇项目,其也拥有相应的战斗力。德哈级搭载了海红旗9导弹、加农炮、近程防御炮以及鱼雷等武器装备,在中国的海军阵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毫无疑问,国产的水面舰艇项目在“上马、下水、交付”这一整个生命周期中面临的压力特别大。如何在推动这一项目时最大限度减少各种不确定性,保证根据各项安排及计划如期交付,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而德哈级的进水,不仅仅是代表着国家工业的潜力,同时也引发了所有人的思考:这台“国之重器”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