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新年来临,各种烟花炮竹声不绝于耳,仿佛让整个城市的空气都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今天为什么放炮呢?”
放炮这种风俗其实来源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南宋时期。当时,天子发现用爆竹、火药可以起到驱鬼辟邪的作用,于是便下令在除夕时放炮、燃放火把。
后来,这种风俗很快便传了下来,并在过去几百年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演变。直到今天,放炮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地区新年期间的重要习俗之一,因为认为炸竹声可以让远离鬼怪、诸事平安。
但是如今,在城市居住的人们的意识里,放炮的意义和价值正在被重新审视。由于烟花炮的噪声和烟尘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禁放炮。到了2019年,部分城市首次实行了“禁燃令”,使得年夜饭之后,大年初一晚上的烟花爆竹声少了许多,许多市民也在这个城市发展和现代文明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背景下慢慢改变习惯。但是,放炮作为一种民俗风情,仍然不可取代。毕竟,烟花炮的点燃象征的是一种美好祝福,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更是连接人心灵的桥梁。
大概就是这样,我们在放炮的同时也在追溯着一些关于社会、人与生活的底色,以及改变着烟花放炮的方式。期望在未来,人们在庆祝新年的时候,能够更加地尊重这些习俗,并且能够创造更加清新环保的方式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期盼。